中島みゆき(中島美雪),相信很多人聽過他的名字,是又會作詞又作曲的才女…看年紀應該是才婦了,哈。他的作品中,有相當多首被台灣歌手翻唱,例如「空と君のあいだに」是林佳儀的「明天一個人的我依然會微笑」、「ルージュ」被鄺美雲翻唱成「受傷的女人」、翻唱時代遠一點還有鄧麗君的「漫步人生路」也是。
##ReadMore##
2009/07/30
2009/07/22
RUI(柴咲コウ)-月のしずく
嗯…這是在朋友blog上看到的歌曲,聽起來覺得熟悉,找了資料才發現我早就聽過,不過是德永英明的翻唱版本就是。這首歌的意思在了解上並不難,難在他用了相當多的古語或表現法,要翻成白話中文有難度。我也不是飽讀詩書的人,要用文言文的口氣來翻譯更難。翻譯這首歌實在是個挑戰。老天保佑我,這些話都是寫在動手翻譯前,所以保佑我能順利結束吧。阿彌佗佛阿門。
##ReadMore##
##ReadMore##
blog新增
嗯...其實已經放了一陣子,只是一直考慮要不要做個通知。
簡單的說,我在右邊公告欄位放了日文教室的連結,到今天為止有2個檔案,分別是單字與片語。片語除了像英文片語那樣的形式之外,還包括A單字+B單字變成C單字或C慣用語之類的型態,因為已經不算是單字,在字典中也極有可能查不到,我就歸類在片語那裏。另外還有像一些名詞有固定的動詞去形容啦、固定用法之類的,也是放在片語這區。
之所以猶豫要不要做通知,一來知道我blog的人少,又都是認識的,即使路人偶而會查到幾個關鍵字而過來,了不起看完一篇文章就走人。而定期來看我blog的朋友們,學日文的更是少了,所以放出來有沒有意義,我也不知道。
本來是弄給自己的,但既然都做了,就放出來也沒損失,我連個這些單字片語的著作權都沒有咧,哈哈哈。有興趣學個一兩個單字的朋友,就偶而點進去玩玩吧。
簡單的說,我在右邊公告欄位放了日文教室的連結,到今天為止有2個檔案,分別是單字與片語。片語除了像英文片語那樣的形式之外,還包括A單字+B單字變成C單字或C慣用語之類的型態,因為已經不算是單字,在字典中也極有可能查不到,我就歸類在片語那裏。另外還有像一些名詞有固定的動詞去形容啦、固定用法之類的,也是放在片語這區。
之所以猶豫要不要做通知,一來知道我blog的人少,又都是認識的,即使路人偶而會查到幾個關鍵字而過來,了不起看完一篇文章就走人。而定期來看我blog的朋友們,學日文的更是少了,所以放出來有沒有意義,我也不知道。
本來是弄給自己的,但既然都做了,就放出來也沒損失,我連個這些單字片語的著作權都沒有咧,哈哈哈。有興趣學個一兩個單字的朋友,就偶而點進去玩玩吧。
近鄰不如遠親
這是一場カワチ與メガ・ドンキホーテ的戰爭。
##ReadMore##
カワチ是我家附近一家大型雜貨店。裡頭有餅乾麵包等食品區,掃把垃圾袋等生活用品區,附有藥師的一般藥品區,以及櫃姐忽多忽少的保養化妝品區,腳踏車程3分鐘。メガ・ドンキホーテ是一家綜合商場,有超市、書店、DAISO百元店、幾間服裝店、還有兩家速食店,以及保養化妝品區,腳踏車程約15分鐘。
在認識メガ・ドンキ之前,我的保養化妝品都是在カワチ買的,去過一次メガ・ドンキ之後,カワチ淪落成為試色、看新商品的地方。為什麼?如果メガ・ドンキ只是便宜個10元、20元,我可能會懶得去。但一瓶在カワチ賣880的Biore卸妝油,在メガ・ドンキ只要798,加大版的在カワチ要1,380,在メガ・ドンキ只要980。跑遠一點,都可以賺一餐的錢了耶。
今天去修腳踏車。主要是輪胎要充氣,還有請師傅幫我弄兩邊的煞車。右邊煞車已經鬆了,左邊則是會ㄍㄧㄍㄧ叫,師傅卻說ㄍㄧㄍㄧ叫的修不好,那是零件本身的問題,得換掉或者直接買台新的。我問了零件的價錢,唷齁,要四千呢,再加一千我都可以再買台二手車了哩。所以放棄。
這家腳踏車店的店門口,有個一個牌子寫上「打鑰匙」。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開始的服務。去年我為了複製研究室鑰匙,騎車到約15分鐘車程的Home Center,其實那裡東西好多又不貴,為什麼我再也沒光顧過呢?不是因為遠,是因為坡度。去程的下坡溜得我好開心,回程的上坡不要說使勁騎,我那台少女車必須得用牽的說。這時倒沒有什麼遠親近鄰哪個優的問題,純粹是近鄰在坡度下的關係了。
##ReadMore##
カワチ是我家附近一家大型雜貨店。裡頭有餅乾麵包等食品區,掃把垃圾袋等生活用品區,附有藥師的一般藥品區,以及櫃姐忽多忽少的保養化妝品區,腳踏車程3分鐘。メガ・ドンキホーテ是一家綜合商場,有超市、書店、DAISO百元店、幾間服裝店、還有兩家速食店,以及保養化妝品區,腳踏車程約15分鐘。
在認識メガ・ドンキ之前,我的保養化妝品都是在カワチ買的,去過一次メガ・ドンキ之後,カワチ淪落成為試色、看新商品的地方。為什麼?如果メガ・ドンキ只是便宜個10元、20元,我可能會懶得去。但一瓶在カワチ賣880的Biore卸妝油,在メガ・ドンキ只要798,加大版的在カワチ要1,380,在メガ・ドンキ只要980。跑遠一點,都可以賺一餐的錢了耶。
今天去修腳踏車。主要是輪胎要充氣,還有請師傅幫我弄兩邊的煞車。右邊煞車已經鬆了,左邊則是會ㄍㄧㄍㄧ叫,師傅卻說ㄍㄧㄍㄧ叫的修不好,那是零件本身的問題,得換掉或者直接買台新的。我問了零件的價錢,唷齁,要四千呢,再加一千我都可以再買台二手車了哩。所以放棄。
這家腳踏車店的店門口,有個一個牌子寫上「打鑰匙」。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開始的服務。去年我為了複製研究室鑰匙,騎車到約15分鐘車程的Home Center,其實那裡東西好多又不貴,為什麼我再也沒光顧過呢?不是因為遠,是因為坡度。去程的下坡溜得我好開心,回程的上坡不要說使勁騎,我那台少女車必須得用牽的說。這時倒沒有什麼遠親近鄰哪個優的問題,純粹是近鄰在坡度下的關係了。
ji ma ma-大丈夫
大洋藥品的廣告歌。歌手原為成員兩人的女子組合,但其中一人退出後,現在只有沖繩縣出身的宮平照美依然以ji ma ma身分在活動。ji ma ma在沖繩方言中有著わがまま(任性),以及自由奔放的意味。
##ReadMore##
##ReadMore##
2009/07/16
木村カエラ-Butterfly
第一次認識木村kaela是在新堂本兄弟節目中,坐在後面位置,在團中負責和聲部分。後來從節目中消失,隨即發行單曲正式成為歌手,也才發覺,原來是這樣才辭退的呀。看節目時就覺得是一個很可愛的女孩子,也才知道他原本是模特兒出身。後來聽到她唱歌,聲音很有朝氣,唱活潑或搖滾的歌曲都很合適。因為很少注意他的歌,聽到這首Butterfly的時候好驚訝,原來木村Kaela唱這種輕快溫暖的歌也很有味道呢。
##ReadMore##
歌詞翻譯:艾莉絲
##ReadMore##
歌詞翻譯:艾莉絲
2009/07/13
新食譜-炒南瓜麵疙瘩
昨天想吃麵疙瘩,考慮到天氣熱,煮湯的麵疙瘩不適合,就想要用炒的。尤其3月回台灣時,我媽帶我去吃了一間超好吃的麵疙瘩店,那是我第一次吃炒的,以前在家裡或自己弄,都是湯的呢。所以這次就來試試看炒麵疙瘩。
##ReadMore##

搜尋了一下網路上麵疙瘩的食譜,有人貼出南瓜麵疙瘩的作法。其實就只是在麵糰上下功夫,材料什麼的都不需要變化。
買回來的南瓜得先蒸熟蒸軟,接下來就是參進麵糰裡。如果要吃綿細一點口感,可以先把南瓜壓成泥,若想要吃到南瓜塊的口感,直接用手抓進麵糰攪和就可以囉。
因為麵疙瘩不能直接下鍋炒,必須先用熱水煮熟。只要等到麵疙瘩浮到水面,就是熟了,再滾一下便可以起鍋。根據我媽的說法,在家裡做的麵疙瘩沒有外面的嚼勁,是因為外頭的店家會加糯米。所以假使真的想吃軟Q的麵疙瘩可以加糯米粉。不想要這麼麻煩,就用高筋麵粉就好,煮熟後及時泡進冷水或冰水,也可以稍微增加一點口感。
##ReadMore##

搜尋了一下網路上麵疙瘩的食譜,有人貼出南瓜麵疙瘩的作法。其實就只是在麵糰上下功夫,材料什麼的都不需要變化。
買回來的南瓜得先蒸熟蒸軟,接下來就是參進麵糰裡。如果要吃綿細一點口感,可以先把南瓜壓成泥,若想要吃到南瓜塊的口感,直接用手抓進麵糰攪和就可以囉。
因為麵疙瘩不能直接下鍋炒,必須先用熱水煮熟。只要等到麵疙瘩浮到水面,就是熟了,再滾一下便可以起鍋。根據我媽的說法,在家裡做的麵疙瘩沒有外面的嚼勁,是因為外頭的店家會加糯米。所以假使真的想吃軟Q的麵疙瘩可以加糯米粉。不想要這麼麻煩,就用高筋麵粉就好,煮熟後及時泡進冷水或冰水,也可以稍微增加一點口感。
2009/07/05
午餐-09.07.05
2009/07/03
[日劇] 臨場
播出時間:2009年4月15日~6月24日
主演:內野聖陽、高嶋政伸、松下由樹、渡辺大
原著小說:橫山秀夫
##ReadMore##
原本不打算看這一部的,雖然我對刑事偵探劇很有興趣,但因為男主角不得我心,加上他上一部的「ゴンゾウ」雖也是刑事劇,卻非單元劇,而是一整個連串的故事,讓我有種觀看的壓力,便放棄了。連帶著這一部我也在看第一集前就打算放棄。經過日劇版的介紹,我抱著可有可無的心態看下去,沒想到這真的是一齣近年來難得的好刑事劇。
日本的戲劇還蠻常拿警察、法醫、鑑識、律師、偵探等職業來做文章,光是跟臨場同一季的日劇中,就還另有「BOSS」「ハンチョウ~神南署安積班~」「Mr. Brain」「魔女裁判」「名探偵の掟」等好幾部,接下來的夏季中,又還有「警視庁捜査一課9係」「俺たちは天使だ!」「科捜研の女」「メイド刑事」「猿ロック」「華麗なるスパイ」「こちら葛飾区亀有公園前派出所」,勉強一點「怨み屋本舗REBOOT」也可以算在內。哇乎,一連串列下來,是不是很恐怖啊。只能解釋成解決事件的戲劇,真的很火紅。
但是,不可能每齣的水準都一樣。是黃金時段播,還是深夜時段?這會影響到預算,還有觀看的觀眾群,也影響到製作的方向是搞笑還是認真?像「33分探偵」和「名探偵の掟」一開始擺明就是無厘頭跟諷刺,「メイド刑事」或者播了好幾季的「特命係長只野仁」是深夜劇,一來排場不會太大,推理也可能不太嚴謹。黃金時段的「BOSS」「Mr. Brain」等光是演員卡司就要壓死人,故事有時候就隨便啦。「科捜研の女」便是那種沒什麼名氣但還挺認真拍的好例子。
回到主題:臨場。這齣戲沒有太大的卡司。當然高嶋政伸、松下由樹都算是常看到的配角面孔,但真的沒有吸引人的角色。而要說內野聖陽演的檢視官這個角色,為什麼有這麼多空閑去查案?搜查一課的人就放任他這樣只因為他有名?撇開這些必須要有的、突顯主角威能的因素不說,這齣劇算挺嚴謹的。
安排的順序差不多就是:檢視官(驗屍官)到了現場初步觀察屍體與現場,推出死因與死亡過程的大概,提供給警方能夠趕快展開行動。接著就是警察與檢視官的衝突,不外乎是檢視歸檢視,不要踏進查案這一塊,或者是明明鎖定嫌犯,檢視官又說不是他之類。最後就是檢視官自己出動找答案,然後找到真兇手。
在這齣劇中我最欣賞的是高嶋政伸演的立原管理官。原本以為他只是個跟主角檢視官作對的角色,結果是其實他很在意17年前,沒能破檢視官太太被殺的案件,因此對檢視官有著又愛又恨的心態。但實際他卻是很依賴檢視官的能力,偶而也會為了檢視官下的結論而執意要把案子辦下去。這樣內斂其實多愁善感的人,真的是很可愛,高嶋政伸也演得不賴。
有幾集的兇手很好猜,但大致上都有給觀眾線索,因為這樣所以是那個人,因為那樣所以不是這個人,最後揭曉不會有莫名奇妙的感覺,整體的推理也算順暢好看。若是看膩的依靠卡司的內容,或者是推理亂七八糟只求結果不重過程的話,這部值得花時間看的。
主演:內野聖陽、高嶋政伸、松下由樹、渡辺大
原著小說:橫山秀夫
##ReadMore##
原本不打算看這一部的,雖然我對刑事偵探劇很有興趣,但因為男主角不得我心,加上他上一部的「ゴンゾウ」雖也是刑事劇,卻非單元劇,而是一整個連串的故事,讓我有種觀看的壓力,便放棄了。連帶著這一部我也在看第一集前就打算放棄。經過日劇版的介紹,我抱著可有可無的心態看下去,沒想到這真的是一齣近年來難得的好刑事劇。
日本的戲劇還蠻常拿警察、法醫、鑑識、律師、偵探等職業來做文章,光是跟臨場同一季的日劇中,就還另有「BOSS」「ハンチョウ~神南署安積班~」「Mr. Brain」「魔女裁判」「名探偵の掟」等好幾部,接下來的夏季中,又還有「警視庁捜査一課9係」「俺たちは天使だ!」「科捜研の女」「メイド刑事」「猿ロック」「華麗なるスパイ」「こちら葛飾区亀有公園前派出所」,勉強一點「怨み屋本舗REBOOT」也可以算在內。哇乎,一連串列下來,是不是很恐怖啊。只能解釋成解決事件的戲劇,真的很火紅。
但是,不可能每齣的水準都一樣。是黃金時段播,還是深夜時段?這會影響到預算,還有觀看的觀眾群,也影響到製作的方向是搞笑還是認真?像「33分探偵」和「名探偵の掟」一開始擺明就是無厘頭跟諷刺,「メイド刑事」或者播了好幾季的「特命係長只野仁」是深夜劇,一來排場不會太大,推理也可能不太嚴謹。黃金時段的「BOSS」「Mr. Brain」等光是演員卡司就要壓死人,故事有時候就隨便啦。「科捜研の女」便是那種沒什麼名氣但還挺認真拍的好例子。
回到主題:臨場。這齣戲沒有太大的卡司。當然高嶋政伸、松下由樹都算是常看到的配角面孔,但真的沒有吸引人的角色。而要說內野聖陽演的檢視官這個角色,為什麼有這麼多空閑去查案?搜查一課的人就放任他這樣只因為他有名?撇開這些必須要有的、突顯主角威能的因素不說,這齣劇算挺嚴謹的。
安排的順序差不多就是:檢視官(驗屍官)到了現場初步觀察屍體與現場,推出死因與死亡過程的大概,提供給警方能夠趕快展開行動。接著就是警察與檢視官的衝突,不外乎是檢視歸檢視,不要踏進查案這一塊,或者是明明鎖定嫌犯,檢視官又說不是他之類。最後就是檢視官自己出動找答案,然後找到真兇手。
在這齣劇中我最欣賞的是高嶋政伸演的立原管理官。原本以為他只是個跟主角檢視官作對的角色,結果是其實他很在意17年前,沒能破檢視官太太被殺的案件,因此對檢視官有著又愛又恨的心態。但實際他卻是很依賴檢視官的能力,偶而也會為了檢視官下的結論而執意要把案子辦下去。這樣內斂其實多愁善感的人,真的是很可愛,高嶋政伸也演得不賴。
有幾集的兇手很好猜,但大致上都有給觀眾線索,因為這樣所以是那個人,因為那樣所以不是這個人,最後揭曉不會有莫名奇妙的感覺,整體的推理也算順暢好看。若是看膩的依靠卡司的內容,或者是推理亂七八糟只求結果不重過程的話,這部值得花時間看的。
2009/07/01
若者詐欺
這是這一兩年來,日本(媒體)很重視的一塊區域。我先是在NHK上看到相關的專題報導性節目,這兩天又在日本電視台(NNN)看到。這兩個節目有個共同點,不是請警察、專家來評析這樣的現象,而是直接試圖接觸詐欺集團人物。而他們重視的方向都是「若者詐欺」,也就是年輕人組成的詐欺集團。
##ReadMore##
NHK做的專題報導,首先找到了一個曾經在詐欺集團內工作的人,以匿名並打馬賽克的方式訪問他,藉此了解詐欺集團的運作方式。還算正常的是,他們稱自己打電話的空間為「辦公室」,賺取的錢叫做「業績」,而自己可以拿到的錢則是「薪水」。而從這個人往外延伸出去,節目所接觸到的人,不僅年紀都不過35,甚至有人曾經在有名企業中工作,忍不住詐欺集團高薪的誘惑而辭職。但也有人(通常屬於集團內較下層)過著不繼續參與,就無法生活的日子。
受害者的部份,NHK報導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對鄉下老夫婦。對方冒充在東京工作的兒子打電話來,說自己在公司犯錯,害公司要賠償一大筆錢,而公司要求兒子要付一部分,於是兒子只好向父母求助。而這對老夫婦把退休金以及儲蓄全都提出來匯款過去了。老夫婦中的爺爺四肢不便,日常生活都要妻子來照顧。而婆婆患有重病,必須天天吃藥。爺爺的復健費用和婆婆的醫藥費在被騙之後,已經是無法負擔了。
有時候,有的人,被騙的錢可以當作是買一次教訓。但這對老夫婦,被騙的是他們接下來人生的全部。
兩天前,NEWS ZERO報出了攝影團隊長期跟蹤詐欺集團的結果。首先NNN接到了民眾舉報,懷疑某間公司其實是詐欺集團。於是記者假冒看到廣告有興趣的人打了電話。接起來的人自稱為「Matsuyama(マツヤマ)」,對記者解釋說只要記者到指定的柏青哥店,挑選指定的機種,並依照集團指示的玩法,就可以得大獎,目的是要做機種的宣傳,讓店裡的其他顧客以為這個機種容易中獎。一次三個小時,有日幣四萬多的酬勞。但必須在開始工作前繳交一筆日幣12萬的保證金。
記者寄下了郵寄現金的地址,寄了一個作了記號的空信封過去,並派了一組攝影去地址所在地查看。沒想到那個地址只是一個「私設私書箱」,簡單的說就像是郵政信箱那樣,只要交錢就可以有一個地址(信箱)可以收信。攝影隊只好等詐欺集團的人前來取信。來的人居然是私人郵差(我不知道這該怎樣說,台灣有這種服務嗎?),那人取了信之後騎車走了,攝影隊尾隨著,發現那人把信交給了另一個人,而這個人才是詐欺集團。
也就是說,從寄出信封到詐欺集團手上,中間經過兩個跟集團沒有關聯的步驟。真是小心哪!
連著兩天在NEWS ZERO還有NNN的晚間新聞報出這項報導後,昨晚有個詐欺集團內人物自首,說要澄清報導的不實。只是,他原先在質問時否認詐欺,卻在不久後坦承的確是騙了錢。
攝影隊真的很厲害,在詐欺集團租屋的對面大樓也找了一個房間,長期的拍攝追蹤。不過記者也很明白的說,追蹤這個集團的並非只有媒體,當時警察也早已經在注意了。這樣的報導也可以說是偷拍、狗仔,只是這比偷拍明星八卦來得有趣也有意義。不這樣想的恐怕只有犯罪者自己。
詐欺在台灣很容易跟大陸人聯想,好像一聽到怪異有腔調的中文就要警覺是騙人。但在日本,他們擔心的是,年輕人的金錢觀越來越偏離正軌。畢竟年輕人是社會的支柱,不是專指10幾20歲的年輕人,或者應該說「青年」。好久以前日本也開始宣傳要防止ATM詐欺,很多ATM會有妨礙電波的設備,就是要避免接聽詐欺集團電話去操作ATM。但現在流行的是「若者詐欺」囉。
問題是,那個自首的也很可愛,以為自己出來說一句「我們是正當的公司」警察就相信耶。不過他的臉也被攝影機拍下來,不自首就只能等逮捕,想一想自首還是好一些哦。
##ReadMore##
NHK做的專題報導,首先找到了一個曾經在詐欺集團內工作的人,以匿名並打馬賽克的方式訪問他,藉此了解詐欺集團的運作方式。還算正常的是,他們稱自己打電話的空間為「辦公室」,賺取的錢叫做「業績」,而自己可以拿到的錢則是「薪水」。而從這個人往外延伸出去,節目所接觸到的人,不僅年紀都不過35,甚至有人曾經在有名企業中工作,忍不住詐欺集團高薪的誘惑而辭職。但也有人(通常屬於集團內較下層)過著不繼續參與,就無法生活的日子。
受害者的部份,NHK報導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對鄉下老夫婦。對方冒充在東京工作的兒子打電話來,說自己在公司犯錯,害公司要賠償一大筆錢,而公司要求兒子要付一部分,於是兒子只好向父母求助。而這對老夫婦把退休金以及儲蓄全都提出來匯款過去了。老夫婦中的爺爺四肢不便,日常生活都要妻子來照顧。而婆婆患有重病,必須天天吃藥。爺爺的復健費用和婆婆的醫藥費在被騙之後,已經是無法負擔了。
有時候,有的人,被騙的錢可以當作是買一次教訓。但這對老夫婦,被騙的是他們接下來人生的全部。
兩天前,NEWS ZERO報出了攝影團隊長期跟蹤詐欺集團的結果。首先NNN接到了民眾舉報,懷疑某間公司其實是詐欺集團。於是記者假冒看到廣告有興趣的人打了電話。接起來的人自稱為「Matsuyama(マツヤマ)」,對記者解釋說只要記者到指定的柏青哥店,挑選指定的機種,並依照集團指示的玩法,就可以得大獎,目的是要做機種的宣傳,讓店裡的其他顧客以為這個機種容易中獎。一次三個小時,有日幣四萬多的酬勞。但必須在開始工作前繳交一筆日幣12萬的保證金。
記者寄下了郵寄現金的地址,寄了一個作了記號的空信封過去,並派了一組攝影去地址所在地查看。沒想到那個地址只是一個「私設私書箱」,簡單的說就像是郵政信箱那樣,只要交錢就可以有一個地址(信箱)可以收信。攝影隊只好等詐欺集團的人前來取信。來的人居然是私人郵差(我不知道這該怎樣說,台灣有這種服務嗎?),那人取了信之後騎車走了,攝影隊尾隨著,發現那人把信交給了另一個人,而這個人才是詐欺集團。
也就是說,從寄出信封到詐欺集團手上,中間經過兩個跟集團沒有關聯的步驟。真是小心哪!
連著兩天在NEWS ZERO還有NNN的晚間新聞報出這項報導後,昨晚有個詐欺集團內人物自首,說要澄清報導的不實。只是,他原先在質問時否認詐欺,卻在不久後坦承的確是騙了錢。
攝影隊真的很厲害,在詐欺集團租屋的對面大樓也找了一個房間,長期的拍攝追蹤。不過記者也很明白的說,追蹤這個集團的並非只有媒體,當時警察也早已經在注意了。這樣的報導也可以說是偷拍、狗仔,只是這比偷拍明星八卦來得有趣也有意義。不這樣想的恐怕只有犯罪者自己。
詐欺在台灣很容易跟大陸人聯想,好像一聽到怪異有腔調的中文就要警覺是騙人。但在日本,他們擔心的是,年輕人的金錢觀越來越偏離正軌。畢竟年輕人是社會的支柱,不是專指10幾20歲的年輕人,或者應該說「青年」。好久以前日本也開始宣傳要防止ATM詐欺,很多ATM會有妨礙電波的設備,就是要避免接聽詐欺集團電話去操作ATM。但現在流行的是「若者詐欺」囉。
問題是,那個自首的也很可愛,以為自己出來說一句「我們是正當的公司」警察就相信耶。不過他的臉也被攝影機拍下來,不自首就只能等逮捕,想一想自首還是好一些哦。
訂閱:
文章
(
At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