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17

就當我隨便說說



其實我還是沒有改變,只是比較多變了(啥?)我還是覺得,自己沒那個能力就不要說大話,所以在找工作、考學校或者自我介紹時,很不願意把自己的技術或知識誇大只求錄取。因為這樣最後倒楣的還是自己。不過這種堅持有時候也要看狀況,因為有時候堅持其實只是一種逃避,覺得自己做不到所以乾脆不挑戰,擔心自己沒有能力所以選擇放棄,連自己應該有的都沒發揮,連潛在的能力都跳過不看。

離開標題和第一段。今天的國際新聞學的主題是「報導精神與愛國心」。老師舉的第一個例子是,日本與俄羅斯持續了將近一百年的領土爭議問題。日本政府曾經「希望」媒體不要報導某些事情,以免在談判桌上失去優勢,比如說報導日本國內有人其實不在乎那些根本沒什麼經濟效益的土地。於是老師的問題是:你是記者的話,會報導嗎?

第二個例子是,在伊拉克戰爭時美國的福斯電視台是挺官方的,雖然並沒有明顯的行為,但是比如說在螢幕上方的標誌放上國旗,就有試圖引起愛國心而令人贊成戰爭的意圖。或者是越戰時,媒體並沒有隱蔽美國遲遲無法戰勝的事實,直接或間接引起美國人民反戰的情緒,事後有些人便批評是媒體造成敗戰(雖然實際上只是撤退,但也是某種程度的戰敗了)。老師問:這時候你會怎麼回答?

因為跟我一起上課的那位履修生,一句話都沒說,老師要我用中文解釋問題給他聽,他聽完後也只跟老師說不知道答案,只好我來講了,哈。但是這種問題我實在是相當樂意回答。首先,第二段與第三段的問題基本上就不同。日本人對領土爭議的確有可能抱持著「無所謂」的態度,但首先,這些並不會讓日方在談判桌上輸球。再來,雖然是報導事實,媒體也應該注意社會情緒,既然有人無所謂,也一定有人相當在意,這部份的內容也不可缺少,避免造成輿論好像一面倒的假象。

第三段的問題,已經牽涉到媒體報導的是否屬實了。既然寫出來的是事實,那就沒有可以苛責之處,至於是否可以把敗戰責任歸咎在媒體的報導方式,當然是有很大的問題。或許經由媒體的報導,美國人民會產生「這樣的戰爭有什麼意義?打了近十年還贏不了,目的到底是什麼?」之類的疑慮,但屬實的報導絕對不會是敗戰的首因,也不會是錯誤的行為。只能顯示,只要人民知道了事實,他們作出來的判斷就是反戰。若是一味的隱瞞事實只為了戰勝,那根本也不是真正的愛國心了。


沒有留言 :